SAP华南区金牌代理
SAP华南区金牌代理 - 工博科技
SAP全产品线服务商,助力企业快速、规模化转型
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| SCOOP 五个成功因子
2020-12-22    浏览数量: 2967   分享:  
*文章转载自SAP天天事公众号
 
       数字化转型已经谈了很多年,但感觉比较像瞎子摸象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。这篇短文分享笔者对数字化转型的观点(又一个角度摸象,呵呵),探讨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成功因子,这些观点是过去与客户和行业专家积累的一些心得,希望对正在或准备做数字化转型的读者有参考价值。
 
SCOOP 代表五个英文字,也是数字化转型五个成功因子:
 
1、Strategy 策略面
 
  很多数字化转型没有明确的目标,有些是当作一个 IT 项目,交给 IT 主管负责,有些着重做电商前台,有些认为是数字孪生,或者是 AI/ML/IOT 的应用。IDC 有个定义个人觉得蛮贴切的, 它认为「数字化转型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策略」,当然需要技术赋能。各个行业与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方向,每个公司策略当然要公司自行制定,在没有头绪或者需要梳理的前提下,这边建议几个方法,也是验证过的方法,可以帮助读者理清策略方向与业务重点。
 
       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设计思考工作坊:设计思考不是什么新发明,但应用在数字化转型应该也是这几年的事情,基本上是从客户角度思考(empathize),客户有什么需求,来模拟公司应该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,甚至从生产、人事、财务、后勤的各个不同立场该如何配合,从头到尾都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思维。为了让沟通明确,通常会做视觉化体现或做个数字原型(Prototype)来测试。只要相关主管积极参与互动,这工作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,一些部门之间沟通的问题也会浮现出来。设计思考可以帮助公司明确公司数字化变革的策略方向,与业务的先后重要性。

 
 
Customer Journey Analysis Workshop 客户历程分析
 

       客户历程分析也是数字化转型常用的方法,一般将客户历程分为交易前、交易中、与交易后,当然依客户接触点或业务流程不同,可以有不同的划分。每个阶段客户需求会是什么,公司如何来满足这些需求。当很多想法抛出后,比较容易看出,哪些该做,或者哪些应该马上做。有不同部门参加,不同背景的人参加,梳理这客户历程就会比较全面,更具代表性。
 
       一般来说,这些工作坊要有效果,必须最高层的参与或推动,所有相关 Stake Holders 主管也必须参加。另外技术变化非常快,需要能有些灵活性与允许试错,但只要业务目的与重要性明确(Business Priorities), 在未来业务判断上相对比较容易。
 
2、Culture 文化面

       数字化转型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公司文化的改造。数字化转型不可否认对公司部分员工会有冲击,有些人会有抗拒的心理,即使接受数字化,也会存有不确定性的疑虑。这当然需要公司自上而下不断沟通,除了单向宣导沟通,近来有些公司希望听到员工从下而上的声音,这部分也可以规范起来,如借由问卷,设定数字化文化 KPI,可以有系统的知道员工目前在什么一个状态,做适当的调整。这不是一蹴可成,毕竟企业文化的改变需要时间,但有个量化指标与系统化的方式,文化改造成功机会将会大大提升。
 
3、Organization 组织面
 
       曾经有些客户说,我想做数字化转型,但公司内部没有数字化人才,要推动也很难。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,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议题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第一步还是要跨出去的,可以经由招聘或培养内部人才来慢慢弥补缺口。比较有系统与长远的方式如下:
盘点公司数字化人才、人力
建立人才库
建立代理人或接班人制度
 
       坦白说,有经验的数字化人才,在市场上的需求非常高,现在更有疫情的挑战,数字化人才建立需要有韧性,可以因应市场与环境的变化。
 

4、Operation 运营面 

       谈到运营面需要兼顾技术运营与业务运营,技术运营包括软硬件、数据库、数据安全、数据隐私、备份、灾备等等,在过去4-5年,这方面的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长足的进步,很多所谓 IaaS 的厂商大部分都能满足这些需求,很多公司也外包部分或全部功能给这些公司。业务运营随公司应用场景不同,变化比较大,在电商领域,产品上下架、内容管理、订单处理、促销活动等等则是常需要触碰的问题,虽然业务运营也有外包服务,业务运营一般还是会掌握在公司自己手里,尤其是客户相关的数据。
 
除了基本功能面的,下面几个重点也不要忽略:
业务与技术可扩展性:技术上能否支持业务扩展?成本是否跟着提高?多少比例?
业务与技术可管理性:是否有好的监控工具?如何监控?如何反应问题?
 

5、Platform 平台系统面 

       在大中华地区,中台的概念很普遍,如产品中台、订单中台、促销中台、数据中台等等。中台的建立是为了服务业务全渠道前台,性能可以弹性扩展。在欧美地区,好像没有中台的说法,但2016年 Gartner 发表的一篇报告 Pace-Layered Application Strategy,似乎有前中后台的缩影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也是公司打造数字化应用的参考架构。
前台系统 Systems of Innovation
支持业务创新, 灵活性,更改快速,系统周期短。

中台系统 Systems of Differentiation
打造差异化,产品、订单、客户、存货等业务数据整合,业务与技术性能可扩展,支持全渠道业务。

后台系统 Systems of Record
主数据来源,要求稳定,系统应用周期长。

 
 
       最后要提到的是,现在数字化转型技术赋能免不了AI ML 大数据等应用,在营销数字化已经可以跳脱以往手动定属性、贴标签的营销活动,AI 个性化的颗粒度可以到微群(micro segment)甚至个人,做海量的促销,与线上线下业务直接对接。
 
       SCOOP 意思是勺子,也有挖掘的意思,SCOOP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只是个开始与建议,希望读者在数字化转型能够不断挖掘,找到新的商机与发展。

 

联系我们
请致电免费热线:400-850-7988
或者通过下方QQ联系在线顾问